ENGLISH
  • 云顶集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刊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信息公开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学院新闻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院刊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信息公开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袁江洋研究员来我中心做学术讲座

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3月11日上午10点,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史论坛”在冶金楼青钢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袁江洋研究员为大家做题为“以理智衡度真理,以实验校准理智――科学合理性问题再思考”的讲座。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潜伟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李晓岑教授、李秀辉副教授、章梅芳副教授、程瑜老师及研究所学生参加。

    报告开始前,潜伟教授介绍了袁江洋研究员的学术经历和主要研究成果。袁江洋研究员首先以“20世纪科学哲学的困境”开场,详溯了20世纪科学哲学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历史主义乃至新实验主义的发展,认为其先后经历了“世纪初形而上学的放逐”和“世纪后期实验生命的丧失”两大困境。在此基础上,袁江洋研究员试图在放弃不可通约的神话,甚至摆脱“科学共同体”乃至“科学革命”概念束缚的前提下,重构理解科学探索的概念框架。其目标是守护科学的合理性――守护实验的生命及人类理智的尊严,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哲学理解,即元理论、理论和实验的互动关系。最后,袁江洋研究员以“拉瓦锡化学革命的再研究”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这场所谓的“化学革命”的具体细节,证明燃素说和氧化说共享相同的的元理论,认为这场“革命”并没有实现库恩意义上的世界观的转变。
    袁江洋研究员的报告从科学哲学的“困境”入手,以提出新的方案解决“困境”结束,并辅以案例进行了具体地阐释。整场报告逻辑清晰、条分缕析、旁征博引、见解独到,最后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演讲人简介:
袁江洋,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5月生于湖北松滋;
1980.9-1984.7 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9-1987.7 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8.9-1995.7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任教;
1995.9-1998.7 就读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1.9-2002.7 牛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访学;
1998.9-至今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职,现为研究员。
著作、编辑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史的向度》、《思想之网:牛顿》、《科学革命与中国道路》、《中国化学学科史》等,翻译了波义耳《怀疑的化学家》、校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等,发表《科学史制度进程的反思――写于ISIS创刊100周年之际》、《重构科学发现的概念框架:元科学理论、理论与实验》等代表性论文十余篇。


Copyright © 2017 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genting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