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云顶集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刊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信息公开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学院新闻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院刊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信息公开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北京市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重点实验室通过三年期验收

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2016年年底,经提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年绩效考评报告》、函评和会审答辩等环节,北京市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通过三年期验收。重点实验室依托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建成三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对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投入、科研条件和配套设施的改善和人才培养及引进,成为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社会废弃物稀贵金属资源循环的技术研发中心,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三年建设,重点实验室达到了三年规划发展目标,完成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申请书》中所提出的建设任务。重点实验室三年共承担或完成国家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6项,校企合作项目38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共计经费4388万元;发表论文158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30篇;申请发明专利,获省部级奖励60项,培养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生180名,出版国际会议论文集3部,获软件著作权2项。三年投入1500多万用于设备的购置和其他方面的应用,现今实验室拥有50万元以上设备25台/套,总价值近2000万元;通过实验室的内部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优化队伍结构,同时引进高质量人才,完善自主研发能力的团队和研发平台。

定位与研究方向情况:

重点实验室定位以城市废弃物复杂资源稀贵金属循环再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为主攻目标,以电子垃圾、报废汽车控件与催化剂、荧光照明发光材料几类社会废弃物稀贵金属绿色的高效循环为主攻对象,通过高水平稀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科研平台搭建,开展创新性研究,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及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北京市废弃物资源循环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特色明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稀贵金属循环再生利用的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

1) 复杂稀贵金属废弃物资源物性与再利用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

2) 稀贵金属元素提取分离关键技术研究;

3) 共存非金属元素走向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4) 循环再利用特殊装备控制与产业化研究。

三年来,重点实验室工作紧紧围绕所确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展,研究方向明确。实验室针对国家资源环境的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围绕城市二次资源中稀贵金属循环再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瞄准国际前沿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深入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主要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

(1)电磁冶金法回收和精炼光伏用多晶硅的技术,完成人张立峰教授。本技术提出通过电磁冶金技术来回收和提纯太阳能级硅废弃物,形成了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级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艺。

(2)弃印刷电路板超临界体系绿色裂解有机物/金属分离提取新技术,完成人李宏煦教授。本技术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和超临界解聚作用(SCWD)预处理废PCBs,然后用酸浸分离回收金属,是一种清洁的金属与有机物解离新技术。经过超临界处理后金属在固相中的富集达到近100%;SCWO对于回收提取Au,稀土元素,Pb和Cu效果十分显著,实现金属的综合无污染分离。获得方面专利1项。

(3)微生物吸附捕集回收贵金属元素新技术,完成人李宏煦教授。本技术是成功选育了一株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 菌,利用该类微生物的作用积聚回收废料中极分散的纳米级金等贵金属微粒。采用该技术可成功实现复杂信息医疗废弃物中金的回收,回收率达90%以上,可实现产业化推广。

(4)废旧线路板铜和贵金属绿色回收工艺,完成人张深根教授。本技术采用全湿法无氰工艺从废旧线路板中分别回收铜、贵金属等金属资源,全过程清洁、环保,目前已经完成实验室和中试规模化水平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具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成熟度,该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电子垃圾中黄金与铂族金属贵金属选择性提取富集新工艺,完成人黄凯副教授。本技术采用生物质废弃物为基本功能材料,可从电子垃圾的浸液中选择性富集出单一的黄金离子、铂钯元素,以实现微量贵金属资源的高效、便宜富集与提取,整个过程绿色、清洁、无污染,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室小试研究和开发,并正在开展中试研究开发。

(6)报废汽车催化剂中铂族金属铑,铂,钯的提取技术,完成人沈少波教授。本技术采用火法预处理和湿法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从废汽车催化剂中提取铂族金属铑,铂,钯, 三者的提取率都可达到95%以上。整个过程在封闭的反应器中完成,对操作环境无污染。

青年骨干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峰教授评聘为中组部科技部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实验室引进张家靓、赵洪亮、张娟三位应届博士作为青年后备人才,兼职教授英国华威大学 Sridhar Seetharaman教授入选教育部“海外名师”,另外,聘请美国、英国、瑞典和日本的冶金与资源循环利用方面8位教授担任兼职教授与技术顾问。

开放交流:

(1)聘请墨西哥教授Alberto Conejo(阿尔波特・科内霍)为访问教授,除了为研究生授课,交流学术思想,而且直接参与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绿色冶金与仿真模拟研究室的科研项目,加强之间的互动交流。

(2)邀请美国Mark E. Schlesinger教授为本校本科生讲授《铜冶金》课程,并且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云南铜业集团、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等有色冶金企业和研究所进行访问交流。同时对铜镍冶炼及回收贵金属金银、钯等铂族金属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研究。

(3)与日本东北大学 NAGASAKA 教授共同研究太阳能光伏用硅材料的精炼和回收技术。

(4)与赞比亚谦比希铜冶炼企业展开合作研究,在资源循环和绿色提取方面设立开放与共研课题,对铜冶炼过程铜、钴与稀贵金属铋、铟等的综合回收率展开研究,实现了赞比亚谦比希铜熔炼工业过程中铜、钴金属及铋、银等稀贵金属的高效绿色综合回收利用。

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未来三年,将继续增加重点实验室的研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和配套设施,增强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等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技术,以发展高端稀贵金属功能材料制备技术为核心,围绕稀贵金属提取回收与高端材料制备的基础科学问题,瞄准国际前沿方向开展了诸多系统深入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城市各种电子垃圾、废旧汽车催化剂、废旧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级硅及其他社会、及工业废弃物中的贵金属、轻稀有金属、稀有难熔金属、稀有分散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的回收与再利用,基于不同稀贵金属赋存废弃物特征与资源状况的循环利用的物理化学基础、解决该复杂资源稀贵金属提取分离过程限制性环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高浸出速率和效率,设计合理的提取分离反应体系,开发出实用经济可行技术,实现复杂废弃物城市与社会资源中稀贵金属循环利用的新技术途径,并积极推动产业化。针对国家的重大需求,争取承担一批国家重点重大研究项目,逐步形成鲜明特色优势方向,能解决重大问题,引领国内行业发展的重点研发基地。



Copyright © 2017 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genting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