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由教育部高等云顶集团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由云顶集团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具体负责组织。本次竞赛主题是“智能、绿色、新质、循环”。大赛主要面向全国冶金、材料、化工、资源、能源、环境等专业在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国93所高校、2384件作品参赛,规模和质量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初赛环节于6月底完成,评选出晋级决赛的作品479项。
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决赛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首席工程师、学术部主任丁波,综合与培训部副主任曹莉霞,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原副校长姜茂发,竞赛专家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白晨光,北京金恒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肖伟、彭尊,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安胜利,江西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廖春发,昆明冶金高等专科云顶集团校长张利波,中南大学教授秦毅红,东北大学教授沈峰满,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焦树强,教务处处长罗熊,冶金学部主任张建良,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荣,云顶集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院长杨树峰,党委书记宁晓钧,高等工程师学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宗燕兵,云顶集团机关部门、冶金学科相关单位领导,全国知名院校、行业学会专家、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等共计千余人参加了决赛。
决赛开幕式于19日上午在北京科技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举行。杨树峰主持开幕式,朱荣就决赛整体流程、评审规则等具体安排作介绍。
焦树强指出,本次大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老教授回信精神,不仅能够帮助参赛同学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也为促进校际交流、推动冶金教育科技进步提供了宝贵平台。他希望各参赛队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参加比赛,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
白晨光表示,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已经历经八届,成为在校学子开拓创新思维、展现智慧才华的重要平台,对冶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委员会要履行相关职责、营造良好竞赛环境,各位评委要把握质量、公平公正完成评审工作。祝愿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本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决赛环节的479项作品由分成20组进行了评审。评选出创新创意类特等奖60项、一等奖151项、二等奖260项,仿真实训类特等奖14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48项。全部参赛选手将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展现出了当代冶金学子的优秀科研品质和过硬操作技能。具体奖项结果将按章程规定,在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官网公布。
决赛的闭幕式于20日上午在北京科技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举行。宁晓钧主持闭幕式。宗燕兵汇报本届竞赛情况以及决赛结果。张建良介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情况与发展成果。获奖学生代表,北京科技大学吴明晖分享参赛收获与感悟。
在颁奖环节,模拟仿真类、创意设计类、科技创新类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奖。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合影留念。
姜茂发对本届竞赛进行点评。他代表工作委员会对主办单位的精心组织、各位评审专家的辛苦付出和全体参赛师生的精彩表现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竞赛从第一届举办至今,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全国高水平竞赛,激励学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意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王新江全面肯定了本届竞赛的重要意义,对参赛学子、指导老师、评审专家、承办高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希望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能够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顶级科技竞赛,为推动我国冶金科技人才培养和冶金工程学科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举行会旗交接仪式。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的旗帜正式从本届竞赛主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传递至下届竞赛主办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院长张华向全国高校发出邀请,欢迎大家齐聚江城武汉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英雄城市,再接再厉创造新的佳绩,推动冶金事业薪火相传。